马忠普:去钢铁过剩产能需要与市场规律相协调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调整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结构性矛盾压力已经导致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增长,进入6%-7%的中速发展阶段,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回落到8%-10%的增长阶段。正是这个经济运行态势和转型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中国钢铁需求高位回落趋势。

  不过经过两年多的国内钢铁需求5%左右的回落后,由于中国巨大潜在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未来用钢总需求会保持高位小幅波动回落趋势;中国钢材市场供需关系的相对稳定和价格走势由于失去了大涨大跌的基础,趋于小幅波动的大趋势中不仅体现了市场基本关系的平衡,也体现了钢厂和贸易商的合理利益诉求。这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大趋势不仅决定了整个行业面临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决定了钢铁、钢贸行业进入到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阶段。钢铁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符合规律的市场经济现象。

  有关部门统计的钢铁产能12亿吨,现在又调整到11.35亿吨。产能严重过剩表现在:一是增加了钢铁企业的运行成本和生产的组织难度;二是在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低的形势下,难以保持市场资源的供需平衡,极易引发钢铁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过度竞争,导致市场价格深跌和行业的严重亏损。这对行业不利,也拖累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三是去产能过程实际上也是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

  伴随这个过程需要解决现代钢铁供应链布局建设;需要推动产需平衡机制建设;需要解决钢铁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行业重组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适应环境建设,实现优胜劣汰。正是这些原因让我们看清了去钢铁过剩产能,一方面要坚持政府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市场压力促进优胜劣汰,尊重市场规律,积极调整不相适应的市场关系,促进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