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涟钢反腐“止血”

2004年钢铁产能过剩后,各地努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整合与升级。然而,钢铁产能不但没有回归理性,反而从2004年底的2.7亿吨增长至2012年底的9.2亿吨,而且,产能过剩的痼疾开始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蔓延。

  “不升级,是等死;升级,是找死。”在产能扩张的“大跃进”中,曾经辉煌的地方国有钢铁企业如何求生?从2010年巨亏26.67亿元到今年上半年盈利4000多万元,刚刚喘过气来的湖南华菱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涟钢”)是否会再次亏损?

  转型升级遭遇市场剧变

  1958年,秉着“以钢为纲,钢铁挂帅”的思路,涟钢在湖南娄底建成投产。1997年底,作为国企脱困的重要举措,湖南三大钢铁企业,湘潭钢铁、涟源钢铁和衡阳钢铁,联合重组为湖南华菱钢铁(,问诊)集团(下称“华菱集团”)。

  这并未解开涟钢的困局。

  “以前,涟钢以生产普通建筑用材螺纹钢为主,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有些指标在全国是倒数第一。”华菱集团党组副书记、涟钢集团党委书记汪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光说物流成本,我们大概比沿江沿海的钢企每吨矿要高出80元到170元。如果不转型升级的话,肯定是死路一条。”

  2004年,国家将钢铁界定为产能过剩行业,涟钢开始淘汰低端产能,向板带材升级。经过6年多时间,涟钢投资126亿元,年产钢能力达到800万吨,成为国内知名度颇高的大型板材钢企。

  然而,涟钢转型升级的大跨越,却跌落在了钢铁市场剧变的鸿沟。涟钢销售部部长宋志国苦笑说:“4万亿投下去以后,一度被市场淘汰的长材产品需求暴涨,长材比板材卖得还贵,众多长材生产商又一哄而上。这时,涟钢再想回去做长材已经不可能了,市场太残酷。”

  2010 年,在行业普遍盈利之时,涟钢吨铁成本在57家参排企业中排名第52位,吨材销售利润在56家参排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一,亏损26.67 亿元。

  反贪腐“止血”

  落后产能并非涟钢巨亏的唯一原因。

  2010年下半年,汪俊和华菱集团总经理曹慧泉先后“空降”涟钢,分任涟钢党委书记和涟钢总经理。当时,他们面对的是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与近乎疯狂的贪腐乱局。

  “左手与右手做生意”,这是涟钢部分人的“生意经”。调查组发现,部分涟钢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一些敏感岗位人员的亲属,在本地注册的各类钢材贸易公司多达数十家,业务对象无一不是涟钢。招投标暗箱操作,一些备件材料采购,比市场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要小康,偷涟钢。”涟钢宣传部部长郭勇军说,“1万多吨返矿粉光天化日之下不翼而飞,重达20多吨一卷的钢板需要调动龙门吊和重型卡车(才能搬走),竟然也能堂而皇之、不止一次地被偷出厂门。”

  “像筛子一样,到处都是孔、到处存在问题,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汪俊如此回忆三年前的形势。

  涟钢刮骨疗毒的第一刀是切入内部关联业务。在班子会议上,有人提出,一旦公布业务关系情况,领导的威信往哪里摆,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你觉得我们领导班子还有威信可言吗?”汪俊尖锐地反问。

  当年9月,《涟钢报》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亲属与公司生意往来的情况公之于众,6名公司领导、10名中层干部、108名基层管理和敏感岗位人员通过自查自纠,切断了各自亲属在涟钢的业务。

  第二刀砍向涟钢生产经营的敏感环节,大规模对采购、销售、财务、审计等敏感岗位进行交流、轮换,清理、淘汰不合格供应商。仅2011年设备材料供应商就减少近三成。

  第三刀是严查窝案要案。以合金流失窝案为例,纪检监察部门历时8个月,查实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查处涉案人员150余人。查处过程中,有的班组因为涉案人员太多,不得不从另外的单位紧急抽调人员来上班。

  内部管理的持续改进让涟钢缓过了一口气,但在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深陷泥淖的大背景下,涟钢艰难求生。2011年,涟钢亏损8.02亿元;2012年,涟钢亏损11.5亿元。

  2013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仍然不见起色,涟钢多项指标却在逐步改善,经营绩效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炼铁工序能耗居行业排名第一位,企业整体实现盈利4000多万元,5年来首次半年度盈利。

  “长年内部管理失控,导致企业没能完成升级目标,从而错失市场。”2012年3月履新的涟钢总经理颜建新说,“好不容易扭亏了,企业的升级又得提上日程。” 

  瞄准汽车板

  2004年以来,涟钢已经从生产以长材为主的钢铁企业转变成以生产板带材为主的企业,板带所占企业比重超过70%。

  目前,板材的成本和技术含量比长材高,但板材的价格却比长材低。湖南钢材资深市场人士、鑫众钢贸总裁曾伟认为,像涟钢这样的国企不可能再以长材为主,“房地产用材大多数都是民企的,成本低,特别是环保成本低;另外,它们允许的公差(钢材尺寸允许的偏差范围)大一点没关系,大钢厂没法这样做。”

  涟钢没有回头路,也没有走回头路的打算。

  在颜建新的设想中,涟钢今后的产品结构是,传统的长材占1/4,工程机械用高强钢和电工钢占1/4,余下的1/2产品目标寄托在高端汽车板上,“要继续推进精品化、差异化升级战略。”

  对高端汽车板市场,汪俊亦持谨慎乐观态度:“行业所说的钢铁高端产能过剩,指的是整个钢铁板材市场,但是高端板材还存在机会。”

  2004年,涟钢确定了高端板材的发展方向;2008年,华菱钢铁和全球第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合资成立VAMA公司,拟投资52亿元生产汽车板;2010年,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VAMA公司预计2014年6月投产,达产后的年生产规模150万吨。

  在中国钢铁市场,汽车板已成为所剩不多的高盈利、高增长的细分产品,但竞争激烈。早已占据国内汽车板市场半壁江山的宝钢新日铁,目前仍在急剧扩张产能。此外,武钢、鞍钢、广钢等企业也在跟进,韩国浦项制铁年产45万吨汽车板的青岛项目亦将在今年竣工。汽车板产能骤然放大。

  “我们的汽车板虽具有一定优势,但市场并非一片蓝海。”颜建新的担忧是,如此下去,数年后,最高端的汽车板亦或将沦为过剩产品。